说起玉门关,马上会想到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。玉门关,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。
沿着疏勒河古道开始寻找玉门关,在敦煌西北部的疏勒河故道边,就可以看到了一座黄土夯筑的城堡,这就是天下闻名的玉门关了……
玉门关的得名与中国玉石之王和田玉有关。相传自从丝绸之路畅通之后,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小盘入关,到中原经商。于阗国的特产“和田玉”也源源不断地经过小方盘,运到内地。
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,派了一队官兵,专门往内地押解运送玉石。这队官兵押运了几次后,出现了怪事——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小方盘城,就口吐白沫,昏迷不醒。束手无策时,一位有经验的拉骆驼老人告之“要用上等玉石,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,关神才会高兴”。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后,骆驼才平安地到达了长安。关城也因城门被砌上了一圈闪光的上等玉石而更显雄伟,并被称为玉门关了。
唐代大诗人王之涣《凉州词》曰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
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收复河西“列四郡,据两关”时期,是目前敦煌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城池,在西汉敦煌尚未建郡立县之前,此城已经存在,当时隶属酒泉郡管辖。